通讯!三门峡市多举措打造“高颜值”公路
2022-06-17 05:42:22 来源: 大河网
关注河南热线


(资料图)

大河网讯 今年以来,三门峡市公路中心以“提高路况质量,整治路容路貌,确保安全畅通”为目标,坚持“市级抓推动、县级抓负责、乡镇抓落实、部门全参与、群众为主体”的工作机制,全面发动全市7个各县(市、区)政府、68个乡镇的干部群众,开展为期三个月的“全市普通公路春季养护大会战暨路域环境整治活动”。截至目前,干线公路完成路面灌缝356公里,整修路肩830公里,新栽植树木8228棵,植草27万平方米,宜林路段绿化全部完成,共约1270公里。农村公路完成绿化补栽4243公里,培护路肩3735公里,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实现路宅分离,附属设施整齐完善,“一眼净”标准基本达到。

强化统筹,下好“先手棋”

成立由公路中心主要领导为组长、分管领导为副组长,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路域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先后制定《2022年干线公路春季养护生产实施方案》《2022年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等,干线公路由地方公路部门负责,新建成国省道绿化由地方政府负责,农村公路按照“县道县管、乡道乡管、村道村管”的原则,全面落实县、乡、村三级“路长制”,明晰各级管养责任,坚持全民动员,广泛参与,形成工作强大合力。

狠抓关键,挂出“作战图”

严格标准。按照方案要求,对全市普通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路面病害、边沟清理、绿化美化、路肩培护、路宅分离等进行集中整治。示范引领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,通过召开动员会、推进会、学习交流会、现场督导会等形式,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,形成赶、比、超的工作氛围,引领带动养护质量实现大突破、大提升。全面发动。通过整合人力、物力,采取包片、包段的方式,各县(市、区)公部门及沿线乡镇,积极发动地方党员干部、群众及相关企业单位等,通力协作,全员参与到路域环境整治行动中。打造亮点。积极打造“微景观”建设,想方设法做好路田、路宅分离,将房前屋后闲置土地使用竹子、残砖烂瓦等物品进行围挡,构建房前屋后小花园。充分利用背街小巷、道路尽头的废弃场地建设小游园、小广场等,利用村中老物件、特色物件打造村口微景观,实现旧貌换新颜。健全机制。实行路域环境网格化管理,形成“规范化、标准化”的长效管护机制。按照“排查、整改、督查、追责”四步工作法,对辖区内私搭乱建、公路可视范围内杂物、绿化美化、路肩整治、路宅分离等重点领域开展跟踪督导,对照工作目标,卡准时间节点,加大推进力度,注重治理实效。

多措并举,打出“组合拳”

强化督导。成立7个专项督导组,领导班子分包各县(市、区),下沉一线,做到国省县乡公路督导全覆盖,村道大部分覆盖。先后开展三次综合评比、一次全面观摩以及四次干线、农村专项观摩。紧紧依托地方公路局、农村所专业力量,加强技术指导,推动春季养护大会战和路域环境整治落地落实。营造氛围。充分利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等多种平台,大力宣传春季养护大会战和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经验、做法、亮点。特别是每周二、周四在三门峡日报开设“路域环境整治”专栏,邀请电视台深入各乡镇跟踪报道,每周从各乡(镇)推选1-2路域环境整治“公路之星”,编印《三门峡市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快报》33期并及时上报市领导,充分展现我市公路环境管养新形象、新面貌,为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严格奖惩。制定《三门峡市普通公路春季养护大会战及路域环境治理奖励办法》,干线公路方面,将省里下达的干线公路春秋季养护资金集中使用,设置金杯1名,银杯2名,对综合排名评比靠前的部门和乡镇进行奖励。农村公路方面,从2021年和2022年市级配套资金中拿出200万元进行奖励,设置县级金银铜杯奖项7个。从2021年和2022年市级配套资金中拿出400万元对全市68个乡(镇)、街道办事处进行奖励,设置金银铜杯奖项26个。

下一步,三门峡市公路中心将充分利用路域环境整治成果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创建以及“美丽农村路”创建工作,全面提升我市普通公路路容路貌和服务水平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(王涛 魏巍/文图)

责任编辑:hN_0139